[:zh][藝管新聞] 樹科大「教育創新」將音樂鑑賞以及西洋音樂史搬進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zh]樹科大藝文中心德新樂團本月17日下午14:30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展開「擊弦對話」音樂會,本場音樂會以「卡門組曲」為核心樂曲,由樹德科大通識教育學院藝文中心主任暨指揮丁亦真,帶領德新FATE打擊樂團、德新ART弦樂團、單簧管黃婷雅、低音管熊芷羚,包括樹科大通識教育學院林玫如助理教授以及戴秀倫老師在內等多位音樂家一同演奏,為「擊弦對話」音樂會奏出圓滿的樂章,該校的講座教授吳英明博士特別邀請家人一同,樹科大各系的師生均購票前往聆聽音樂會,音樂導聆余濟倫將午後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變身成為音樂鑑賞以及西洋音樂史的殿堂。
.
音樂導聆余濟倫現為樹科大通識教育學院藝文中心的諮詢委員,他以渾厚的嗓音為現場觀眾介紹音樂會的第二首樂曲:謝德琳的《卡門組曲》,正是欣賞音樂會中最大的幸福;謝德琳是二十世紀蘇聯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為了一圓在波修伊國家大劇院擔任首席芭蕾舞者的愛妻Plisetskaya想要以舞者來詮釋卡門的心願,於1967年根據法國作曲家比才歌劇《卡門》的音樂精華,融入他的芭蕾管弦樂技法,創作了由13首樂曲構成的《卡門組曲》,芭蕾中簡化了歌劇中的角色,但是女主角卡門與男主角唐荷西、以及鬥牛士埃斯卡米歐的三個要角仍然是舞劇的核心;指揮丁亦真表示芭蕾舞劇中的音樂與歌劇的表現大不同,為此她曾經到過大學的舞蹈系為芭蕾舞團伴奏,只為能追求不同層次的音樂表現。
.
本次音樂會的另一個亮點則是由「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學生所組成的樹科大「超越藝管」工作團隊,負責本次音樂會的藝術行政與管理;這是以成立藝術經紀公司為目標的學生畢業製作,從提案與企劃、執行與製作,一直到最具挑戰的票房與行銷,全部都由學生來完成,穿著黑衣黑褲穿梭在大東的前台與後舞台,協助音樂會的每一個細節直至音樂會圓滿結束。
.
藝管系主任丁亦真與指導老師黃靜惠助理教授表示,藝管系的教育在於以「教育創新」的概念,協助該校藝文中心以及各系所單位推廣多項活動,主要就是希望能夠減少傳統單方面由老師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回歸以學生為主體的概念,藉由「教育創新」讓學生不再依靠教室講堂裡面的刻板教育,而是以跨領域的實作以及參與各類活動,讓學生能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這次音樂會為例,將音樂鑑賞以及音樂史、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搬進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透過「教育創新」這類新穎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課業的興趣、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與自由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余濟倫老師在音樂會的最後,感性的與觀眾分享: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夠空出一段時間,好好的聽一場音樂會是一種幸福,能在週日午後聆賞樹科大的德新獨奏家室內樂團年度音樂會,絕對是滿滿的幸福;樹德科大歷年藝術季的演出不但在樂界受到高度的評價,臺灣名家音像系列以行動向台灣指標音樂名家致敬,更留下台灣音樂史上不可磨滅的足跡。
.
(以上新聞由藝管系特派記者李羽函撰寫、責任編輯:藝管系黃靜惠老師)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50806.aspx?fbclid=IwAR1lwJvJpECZ2PfbftWb8fzLtbzd_Gyw2qs8fy4PgiQBir-DC3I66AmYrWw#.XRsXBugza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