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藝管活動] 講座:從在地化到國際化:社會企業的永續經營[:]

[:zh]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跨域專題講座在3月25日下午15:00,於管理大樓T308教室開講。本次系共的主講人為來自柬埔寨「法爾社會企業」的執行長Huot Dara林國民老師,與我們分享被戰爭摧毀的國家是如何重振藝術文化以及怎麼運用商業與管理來保持藝術文化長久的營運?
.
本次系共的亮點為Dara老師以全英文溝通的方式來與系上的學生做分享與交流,同時也感謝系上郭耿甫老師擔任本次系共的翻譯,讓學生能透過翻譯更加了解Dara老師所分享的議題與內容。
.
法爾社會企業是一間以輔佐「藝術教育」為主軸,用企業賺取來的盈餘提供免費的藝術教育來培養藝術人才,並維持25年之久的社會企業組織。Dara老師最先提到了柬埔寨當地藝術文化教育的背景。在早期,柬埔寨因地理位置等因素,時常與鄰國發生衝突及戰爭,但最具毀滅性的鬥爭卻是來自柬埔寨內部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內鬥。
.
1975至1979年間,因為共產主義主張的「均等」概念,導致當地許多民眾流離失所,被迫離開家園且失去屬於自己的財產與身分。短短的三年內,近乎90%的知識份子遭到殺害,其中包含醫生、博士、音樂家及藝術家等。柬埔寨國內死亡總人數高達三百萬人。在那沒有藝術、文化可言的年代,人民該如何找回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認同?
.
柬埔寨歷經長期的戰爭與經濟蕭條,除了造成生活環境惡劣外,同時也併發出許多居民產生因戰爭所導致的精神問題。當時有位法國社會工作者,嘗試以藝術治療的觀念,幫助當地人進行心靈重建與傷痛撫平;以藝術協助人民重建社會經濟與體系,並與9位柬埔寨青年一起在大樹下等簡陋的環境中教導孩子、居民如何以藝術來學習。此教學行動在1994年正式成立為一所以音樂、舞蹈、雜技等技能為主的藝術學校。Dara老師也是這所學校栽培出的音樂學生。
.
在柬埔寨的吳哥窟,有一個以法爾社會企業所經營的現代馬戲,主要內容為傳統馬戲融入音樂與現代劇本進行的演出。演出地點正好位於觀光聖地,因此劇團總是有特別好的盈收。然而這些盈收都將回饋上述所說創辦25年之久,專門培育柬埔寨國家藝術人才的藝術學校。
.
Dara老師總調侃自己是徹底的「藝術生意人」,他與法爾社會企業公司主要的工作是確保藝術家在社會上能有尊嚴的進行創作與流傳藝術文化,他們如此重視藝術家的原因是因為,現今柬埔寨的社會正需要藝術工作者所帶來的啟發,並引領大眾。
.
Dara老師提到社會企業思維與永續推展的重要性,為了整個組織得以持續供應免費的藝術教育並支撐藝術學校營運,因此法爾社會企業一直以來都有在籌畫銀行貸款計劃,他們認為必須擁有自己的資產,才能確保組織有永續經營的能力。
.
Dara老師透露,柬埔寨當地政府並不會撥經費投資、支持當地藝術文化相關產業與工作者;相比之下,台灣藝術家的生存與營運大多都有政府在背後大力支持與協助。由此可知,台灣是幸福的。
.
講座最後,Dara老師分享法爾社會企業是如何成為柬埔寨的外交、文化大使,並透過在國際舞台上的展現,將柬埔寨的藝術文化推廣至世界各地;同時,他也希望系上學生能提升英文的接收與表達能力,增強自身在國際間的競爭力,成為台灣與世界各地相連接的重要根基,將台灣的藝術文化推向廣闊的國際市場。
.
(以上照片由藝管系系學會攝影部提供,新聞稿由藝管一甲李羽函撰寫與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