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藝管活動] 跨出生活舒適圈:國際海外志工分享[:]

[:zh]本周系共於3/18下午15:00在管理大樓T308舉行,主題為「國際海外志工分享」。由藝管四甲鍾佩容同學與藝管二甲簡芳琳同學分享參與尼泊爾、泰北以及斯里蘭卡國際志工的服務過程及心得。
.
國際志工議題分為七大類,分別為:藝術文化、社區工作、農業發展、環境保護、社區發展、重建與建設以及教育。
.
本次尼泊爾國際志工參與的主題昰「社區建設與青少年教育計劃」,主要服務內容著重於教育、重建與建設,到HASERA僕門有機農場進行環境永續相關活動、參與社區教學建設等。
.
其中最為特別的昰農耕體驗,志工們依照指示幫助當地人將山坡耕成可種植農作物的梯田,聽來是很有鄉村風格的趣味體驗,實際上卻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任務。志工們除了得費盡力氣地耕田外,還要時不時注意自己腳邊的懸崖,免得踩空滑落。如此危險的工作,卻是尼泊爾當地居民日復一日的生活。
.
尼泊爾志工團隊同時也有分配幾天的時間讓志工們到當地居民的住所體驗Home stay and hela以及下山進行尼泊爾當地的文化探索,讓每位志工能更深入地去體驗當地的生活與了解尼泊爾文化特色及習俗。另外,鍾佩容同學帶來精采的2018泰北志工活動影片,影片中包含社區彩繪造景、台泰文化之夜、運動會及貧戶訪視等活動,與系上同學一同分享參與泰北志工的過程。
.
斯里蘭卡團隊主要服務內容為前往當地偏鄉小學進行服務,團隊內的志工兩到三人一組,分成各個不同的小隊去教導小朋友們書法等各種不同的教案。我們認為在熟悉不過的事物,由於文化上的差異,因此在斯里蘭卡小朋友的眼裡,志工們所帶來的教學知識充滿了新奇與有趣。
.
簡芳琳同學提到,當地人經濟困難的狀況是大家難以想像的,我們覺得不成數目的金額,對於當地經濟拮据的居民來說可能是足以供給全家飽餐幾頓的生活費;除此之外,簡芳琳同學在服務的過程中也觀察到經濟困難這點除了帶給那些家庭生活上的不便外,同時也間接成為同儕間相互排擠、老師對學生不平等待遇等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國際志工並不只是志工們單方面去付出,而是雙方畫上等號的。斯里蘭卡居民教會了志工們知足,讓志工們體認到自己生活的環境與斯里蘭卡相比真的很幸福,志工則是給予他們平常沒有的文化體驗、生活幫助與友善的擁抱。
.
簡芳琳同學表示,國際志工一直都不在自己的人生規劃內,會想去參與這項活動的動機,純粹是覺得自己不夠知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幸福,因此想給自己一個機會與考驗,藉由體驗不一樣的環境與生活找回自己的初衷。把國際志工當作一件休閒與放空心靈的活動,讓自己到不同的環境中重新認識自我與世界,或許在國際志工的旅途中得到的收穫是遠遠超出於自己所想像的。
.
鍾佩容同學在系共的最後提醒系上每位同學,校內給予學生出國的資源與機會很多,但學生不能為了出國而出國,而是得在旅行前做好準備或想好自己在這趟旅程中想學什麼,跨出自己的舒適圈,讓每趟旅行變得更有意義。

(以上照片由藝管系系學會攝影部提供,新聞稿由藝管系一甲李羽函撰寫與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