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藝管活動]王希蒞樹科大談《大學生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

[:zh]

【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之重要性】
.
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跨領域專題講座在10月18日下午15:10,於管理大樓T0308教室開講,邀請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理事長王希老師擔任講者,帶領藝管系師生們認識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
.
王希老師現任國際資訊判讀研究計畫IORG共同主持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理事長等職位,擁有7年以上的網路媒體經驗,研究如何將台灣議題、社會公共議題融入國高中的教程裡,搶先讓新生代意識到眼前所看見的並不是正確的。課程開頭,王希老師便以簡單的電視新聞舉例,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一層一層引導學生增加自身媒體識讀能力,並點出「很多事情都不是你以為的,而是別人讓你以為的」。
.
王希老師說,現代民主社會的危機是失去公眾信任的媒體環境,像是多數人普遍認為電視新聞不可信,但其實網路平台上的訊息更不可信,許多的網站以聳動的標題吸引觀看率,這種平台稱為「內容農場」,若持續點入觀看的話,會讓不實訊息散布者增加google瀏覽率,且手機極有可能被病毒駭入,導致個資及瀏覽紀錄被賣出,提醒同學們在看見這類網路新聞時,請不要點入。而又如何真正看懂「新聞」呢?
.
王希老師將經驗整理成新聞媒體的資訊判讀SOP: 1.平台可信度(是否有署名)、2.判斷來源(引用數據可不可信)、3.分析內容(分析事實與觀點)。「假新聞傳遞的速度是澄清新聞的6倍」,這樣的訊息顯示假新聞大多數人是會相信並繼續傳遞出去,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假新聞的受害者。
.
「如果你沒有為任何產品付費…其實你就是那個產品!」在資訊時代下的科技軟體公司,最想拿到的是使用人的數據資料,王希老師反問同學們,為甚麼大部分軟體是免費下載呢?因為在你啟用軟體的那刻,軟體也正在監聽、收集你的數據做為他們的商業利益,而留下越多數據足跡,越會被軟體控制。在2019統計台灣是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的世界第一,顯示台灣擁有嚴重的資訊操弄行為的情況。
.
為了讓同學們更了解資訊操弄,王希老師舉出3項常見的資訊操弄行為,事實來源的操弄、事實內容的操弄、推論過程的操弄,而IORG團隊在分析來源內容及過程中利用專業的資料科學來蒐集資料,例如:Oarchive零時檔案局、facebook華語粉專資料庫、Weibo帳號資料庫、China Watch中國觀察清單,用科學數據研究證明哪些是否為假訊息。
.
身處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人們逐漸被假訊息混淆視聽,王希老師說「很多同學問過我該如何預防假訊息,最簡單的是要意識到你可能會被騙」,丁亦真主任表示:藝管系學生的專業尤其常需要處理細膩的溝通細節,學習判斷事實真相不被輿論影響,與時俱進才能在媒體與觀眾之間,擔任更好的連結。
.
(新聞稿由藝管三甲陳品希撰寫,責任編輯:藝管四甲李羽函,指導老師:黃靜惠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