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藝管活動] 講座:設計所建構的烏托邦:策展人是腰很軟的神[:]

[:zh]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跨域專題講座在5月6日下午15:00,於管理大樓T308階梯教室開講。本週系共主講人為Studio Shikai 設計總監-曾熙凱老師,與同學們分享在策展中的經歷,並以實務經驗為例,告訴同學們如何讓展覽在具有創意性的同時,也能讓觀覽者以簡單的方式吸收展覽資訊。
.
產品設計出身的曾熙凱老師,曾透過教育部計畫前往倫敦發展。曾熙凱老師以分享的文章內的佳句「回家,是不需要理由的。」作為開頭。對流離在國外多年的專業人士或年輕學子而言,替台灣做出一些貢獻是不需要理由的。
.
曾熙凱老師以輕鬆的模式調侃,「策展人是神,前提是要有厲害的籌款能力或是富裕背景;如果都沒有,那麼策展人就只是個腰很軟的神。」因為策展並不是個人執行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須與團體進行溝通、與合作對象協調等,因此得將自己的身段放軟,這樣一來才能使策展計畫順利執行,並達到最初預設的目標。
.
設計領域中,台灣並沒有專業的策展訓練,早期是由藝術相關的人來替展覽進行策劃;近年來接觸設計相關職業的人逐漸增加,設計師對於自己的領域較為了解,便擔任起策展人一角。
.
曾熙凱老師提到,策展大致上分為活動型與靜態型,並介紹自己曾經在倫敦、深圳、台灣等地策劃的重要展覽,其中最為大型的是「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
.
可以參與倫敦設計雙年展這項機會,再加上以國家館身分策展,讓曾熙凱老師認為此次的展非做不可。雖然籌款金額不足以支付開銷,但曾熙凱老師覺得自己並不後悔,因為他在做的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
.
2016年倫敦設計雙年展的主題為「設計所建構的烏托邦」,對於台灣來講,台灣的烏托邦會是什麼?烏托邦的雙層涵義分別為「理想」與「不存在」,能確定的是,它是一個標的;如果它是一個目標,那麼我們中間需要經過什麼樣的路程,才能達到我們理想的烏托邦?
.
曾熙凱老師與團隊參與倫敦設計雙年展時,策展方式並不是採取傳統的靜物展示,而是透過小型劇場加上精心設計的菜餚,以不同角度的向倫敦民眾進行溝通,呈現關於台灣的議題。
.
曾熙凱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如何透過五道菜描述台灣的移民史、文化演變過程以及台灣與東南亞移工、移民間的關係。從明清時期原住民與漢人的融合、日據時代的影響以及國民政府帶來的社會動盪等。這類對於外國人來說過於生硬的議題,曾熙凱老師與他的團隊卻能藉由食物設計吸引參與者的目光,讓社會議題以簡單而不失創意的方式呈現。
.
曾熙凱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了「修龍」這部短片,「修龍」是以「相撞」的閩南語音取名,論述各個族群對於彼此間不同的想法以及文化相撞後相識的過程。
.
什麼樣的文化是能夠代表台灣的?曾熙凱老師認為答案間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因此曾熙凱老師與他的團隊希望藉由策展,讓人民看見文化的融合,並藉此讓參與者探討多種文化的結合,誕生出新一代文化的可能性。
.
演講最後,曾熙凱老師提到,如何跳脫同溫層,讓觀眾不侷限在自己生活圈內?可以透過主題的設定、意見領袖等,吸引平時接觸不到的族群;另外,宣傳策展、活動的管道也十分重要,若是策展、活動消息只在自己周遭宣傳,即使內容在豐富,參與者依舊只會是同溫層的人。

(以上照片由藝管系系學會攝影部提供,新聞稿由藝管一甲李羽函撰寫與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