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管論壇】從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背後,看見藝術管理人的使命

從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背後,看見藝術管理人的使命。

【作者:郭詩筠、責任編輯:黃靜惠老師、資料來源:人力資源管理課程】


鳳儀書院。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王亦如科長為藝管系的學生上了一堂文化資產與人資管理課程,在上這堂課程前,我們需要事先了解什麼是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部落建築群、文化景觀等等之間的差異,同時也講解文化資產工作內容。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王亦如科長。照片來源:藝管系

文化資產主旨是帶大眾重新把歷史帶到我們的生活,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了解從何而來?透過高雄在地歷史,三山:鳳山、岡山、旗山再到近代城市發展的哈馬星,讓同學們知道自己對生長的在地文化的不熟知,且啟發同學們的好
奇心關注故鄉的歷史,「文資是城市發展的根基與母語,保存了過去這片土地上生活人的痕跡」。

當遇到城市重大開發時,沒有經過調查研究和公告,任意挖掘會遭到該部門處置停工。也向同學們敘說日常工作中會碰到的種種事情,其中有一個案例最使人感同身受:「當自己家成了文化資產建築,不能任意拆除及改裝,那生活在此的民眾該怎麼辦?那也是他的住所,他的財產,他的生圈」。案例中屋主趁黑天將房子拆除,但被人發現破壞建築並提告,但屋主其實只是想要讓他女兒有房子住,有錯嗎?透過這件事能看見臺灣對於文化資產的保護過硬,我們可以思考在法律之下看不見的有權人、財產和價值觀,各種層面。

同學們從中學習到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講師用課堂討論讓學生更深入體會,如果自己是場館負責人,該做什麼?注意哪些事情?清楚自己擁有什麼樣的技能?工作要做什麼?才能了解到用什麼樣的薪資?找到什麼樣的人?專案不同,場域的需求也會不一樣?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從調查資料、規劃設計(修復工程)、再利用再到管理維護究竟需要多少錢多少人力,促使藝管系的同學們在環境下,思考能夠為別人做什麼?

文化資產的工作是經驗不斷的累積,了解場館中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對工作存抱著熱忱,透過各位工作夥伴一起努力而來,聽完這場講座,我們不僅僅思考人力資源運用、預算編算與場館規劃,還有的是對於家鄉你了解多少?在做這些以前沒有對土地的熱愛,那又怎麼有執行的動力?

我從這堂課學到文化資產工作背後的意義及藝管人的精神。

人力資源管理課中同學舉手回答問題。照片來源:藝管系

本文作者

郭詩筠,樹德科大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一年級學生。畢業於臺中市私立嶺東高級中學普通科。